<<簡介>>
愛上一個人靠際遇,持續愛一個人靠努力
真正的親密,是在相處中能夠做自己而不必虛假,並容許別人也能如此,
容許對方與你意見不同時,不去說服、糾正或改變對方。
當一個人有能力面對自己、探索自己,不逃避自己的黑暗面時,
也就能對所愛的人無所隱藏的做自己。
只有放下「想要改變對方符合自己期待」的企圖,
願意彼此尊重和接納時,才是真正的親密。
只要嫁對老公娶對老婆,就萬事OK了?
別再幻想對方別人是自己的拯救者。想擁有美好的親密關係,責任在自己身上。
婚前,我喜歡他的所有優點,怎麼婚後全都變成了缺點?
其實,進入婚姻後,自我越來越清晰明亮,也會在生活中一一展現出來。
★23個魔法能力,讓你們的親密關係自在又甜蜜!
魔法1:想擁有美好的親密關係,責任多半在自己
魔法2:婚前就要想清楚,未來想有什麼樣的人生
魔法3:婚前就要讓他看到真正的我
魔法4:選一個「最適合自己的」,而不是「別人說最好的」
魔法5:婚前就要聊婚後生活
魔法6:我愛你,你是我最要好的朋友
魔法7:愈獨立自主,愈有能力經營婚姻
魔法8:有相近的價值信念,能一起分享實踐
魔法9:彼此都需要重新認識對方
魔法10:婚姻需要權力對等、彼此尊重
魔法11:女人要當男人最好的朋友
魔法12:接受彼此的不一樣
魔法13:總是重複衝突模式?換個新反應吧
魔法14:跟無法改變的問題和平共處
魔法15:放慢腳步,別急著離婚
魔法16:先為新傷止血,再為舊傷敷藥
魔法17:別挑戰他跟父母過於緊密
魔法18:製造機會換位子坐坐看
魔法19:學習性愛智慧,使情慾源源不絕
魔法20:把枕邊人當親密盟友
魔法21:尊重另一半「就是跟自己不一樣」
魔法22:培養面對衝突和修復關係的四個能力
魔法23:自我狀況愈好,婚姻關係就愈好
★12個自我檢測,讓你認識愛人了解自己、破解眼前各種困境!
自我檢視1:此刻,你們的愛是……
自我檢視2:你們的關係現在處在什麼階段?
自我檢視3:你跟另一半的關係偏向哪一種依附型態?
自我檢視4:你們適合走入婚姻嗎?
自我檢視5:你對男性的期待是否矛盾?
自我檢視6:你或另一半在婚姻中碰到衝突時,會有什麼反應或行為?
自我檢視7:你跟另一半發生衝突時,會出現什麼樣的循環?
自我檢視8:你是否願意被對方影響?
自我檢視9:你知道外遇會在什麼時候或什麼人身上發生?
自我檢視10:你在什麼樣的關係中長大?
自我檢視11:你怎麼看待先生和家裏的關係?
自我檢視12:你們為什麼「性」趣缺缺?
<<推薦序>>
推薦序一 回到婚前愛的初衷,你就知道該怎麼做
國際扶輪社總社社長 黃其光
因為推薦這本《當我越自在,我們越親密──尋找幸福關係的28個魔法能力》,使我回想結婚三十八年以及輔導扶輪社友的經驗,發現再怎麼要好的夫妻都不可能不吵架,重要的是當一方在發脾氣時,另一方一定要忍下來,不能兩人一起發脾氣。如何忍下來?我認為沈默、微笑就好了,不要頂嘴,以免造成不該講的話衝口而出,傷到對方的心,那個痛不是一下子可恢復的。
★魔法13:掌握黃金三分鐘,吵架也能吵出好感情
常有女性抱怨「老公婚前的優點,婚後都變成缺點」,其實也許那些缺點婚前就已是一個問題,但婚前女性會聽他的話、照他的方式做,婚後因為覺得我是你的另一半,應該有權表達,你應該聽我的,發生了相愛容易相處難的困境。我建議第一就是要多多包容,第二是回想戀愛期你會怎麼做,回到當時愛他喜歡他的初衷。
夫妻常一起旅行,互相幫忙互相作伴有助感情,但有些伴侶卻一路爭吵,因為一方不斷在血拼,惹怒另一方碎碎唸:「買這麼多小東西回來幹嘛!回家我還要替你收拾。」如果你能理解另一半的心情,他到處享受殺價的樂趣、或被商家圍繞的成就感,坦白講,不是每個男人都能在每個場合被捧得這麼重要、這麼風光的,假如你很喜歡他,你絕對會去想到他的內心需求。你可以回想,婚前你會這樣氣他嗎?不會的,你一定會想,啊,他喜歡這個,那麼我要去買來送給他。
第三個魔法能力是我觀察我老婆學來的,也就是書中所說,「跟無法改變的問題和平共處」,甚而從中尋得樂趣。前她不參加扶輪社,連我有活動邀請她一起出席,她也不太愛去;但最近幾年她陪著我在國際間跑了二十個月,看我推動國際服務消除小兒麻痺、扶助落後國家給水給電,有參與就會有感情,最近她竟然主動說要加入扶輪社。我驚喜問她「真的還是假的!?」她說:「你不是想要完成理念嗎?那我就來幫你一臂之力。」她還會在我演講後講評優劣,甚而她自己也開始準備話題,以備萬一有人叫她上台講話。她這麼認真,使我很高興。
兩條船都向著燈塔行駛時,不時需要彼此小小修正一下角度,互相讓一下,以防擦撞。親密關係會走到絕路,多半是因傷到對方的心,愈想愈恨,就鑽了牛角尖。常見美女配不怎樣的男人,帥哥選了姿色平常的另一半,你別覺得驚訝,其實他們很聰明,用上另一個魔法能力,就是選了最適合他(她)的而不是別人認為最好的人,可以平和相處最重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薦序二
美好的親密關係,由我來啟動!
賴佩霞,《魅麗》雜誌發行人、《回家》作者
活在這個世界上,就是要好好拓展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。一旦離開,留下的便是一些與你有關的人的共同記憶。我仔細想過,我要留下的是「愛」。
伴侶之間,只要有一個人願意用不同的方式付諸行動,就可以經營出與以往不同的結果;常常提醒自己要主動在平淡生活中製造樂趣,不要老是被動地等待對方來餵養自己快樂。美好的親密關係,由我主動負起責任,見證我的開心,日子久了,他自然就會蛻變成一個我也渴望靠近的幸福男人。
現代人說起來也不容易。男女雙方都要工作,受外界誘惑的機會太多,如何面對彼此負面的情緒,絕對是親密關係裡必修的課程。感情基礎不夠深厚,或性格不夠成熟,兩人情緒得不到紓解,久而久之很容易演變成外遇問題,婁子越捅越大,最後只有以離婚收場。我的第一段婚姻,就是這樣的結果。坦白說,當時的我並沒有那麼大的包容心,也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,現在回想起來,謾罵、批評都是親密關係的殺手。兩個人相處「尊重」最重要;少了尊重,愛根本不存在。
我很幸運認識我現在的先生,他是一個我非常尊敬、欣賞的人,十八年來,我-從-來-沒-有-想-要-改-變-他。我把注意力全放在欣賞他的優點上,如果心裡還有一些不愉快,我會用一些方法先疏解自己的情緒,等自己平靜下來之後,再選適當的時間、地點說出心裡的感受。我嚴禁自己用指責的方式溝通,因為我知道,那行不通,對方一定會抗拒,他自尊心很強,我也一樣。既然希望對方聽得進話,當然要選擇有效的方式不是嗎?即便他管教女兒的論調我不同意,但當場絕不在小孩面前嗆他。我一定會說,只是等心平氣和時再說。
夫妻久了,日常生活當然沒那麼多新鮮事可說,因此肢體語言就變得非常重要。沒事的時候手牽手、拍肩搭背這些小動作,絕對不可忽略,因為那是一種邀請對方進入自己世界的表徵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推薦序三
夫妻千萬不要放棄身體的接觸
任爸(任明廷),主持人、作家,藝人Selina、任容宣的爸爸
我跟任媽從大學同班認識到現在已經四十五年了,我很認同《聖經》裡的一句話,就是「愛是恆久忍耐」。老夫老妻攜手邁向夕陽,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畫面。
我出生自軍人家庭,在生活困頓的年代,從小看著父母為了生活瑣事起爭執。我剛結婚的時候就跟任媽說,「我們結婚就絕對不要離婚!」我的願望就是夫妻一定要相處得很好,將來這個幸福的模式也能讓女兒複製在她們的婚姻上。來自不同生長背景的兩人,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因為意見不合而爭吵,這時候江蕙《家後》的歌詞中的「幸福就是吵吵鬧鬧」也就很貼切了,在吵吵鬧鬧中互相忍耐、彼此磨合,直到有辦法在她生氣的時候逗她笑!
退休後,我們的作息不盡相同,平時各自做喜歡的運動,但白天還是會聚在一起吃個飯,也就是「有點黏又不會太黏」。說實話,夫妻心靈的互動很重要,但是肉體上也要很契合,雖然中老年的女性可能會因為生理上的因素,變得不那麼有「性趣」,但是千萬不要放棄身體的接觸,可以牽牽小手、撫摸身體,甚至我有時候也會從後面親吻我太太的脖子。
中老年夫妻,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從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在一起的,彼此都在面對著自己身體的老化,有時候難免會對自己的身體沒自信,慢慢變得不喜歡身體上的親密接觸。這時候,善用本書裏提到的「學習愛的語言」就更加重要了。
它包括了肯定的言詞、精心的時刻、接受禮物、服務的行動、身體的接觸。好比說我會不吝讚美任媽:「妳的皮膚怎麼愈來愈白潤細緻?」前一陣子在我們的結婚紀念日的時候,我也對任媽說了一句連我的女兒們都覺得很肉麻的一句話:「我覺得妳還是像三十年前一樣的新鮮。」
發自內心的讚美、一個真誠的眼神,都會讓另一半更自在、更有自信,兩人之間也會更加的親密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推薦序四
當台灣好媳婦,沒妳想像的那麼難!
藝人李佩甄、尼斯診所執行長王祚軒
從我結婚前的自我期許「成為台灣未來ㄟ好媳婦」,到婚後身體力行,我明白想當一個真正的好媳婦,不能只靠嘴巴喊一喊,而需用心經營。
〈結婚後,床上躺了三個人〉探討婆-子-媳之間的三角關係,讓我想起剛交往時看到男友(現在的老公)從背後環抱他媽媽、甚至還會捏捏媽媽小臉的親密互動。面對他跟媽媽關係如此緊密,當下我就決定,絕不閃躲這個事實,不但不把未來的婆婆當情敵,反而主動親近,多製造彼此相處的機會,像是每周至少和他父母吃一次飯、每年帶雙方的父母家人一起出國旅遊,常邀請公婆來家裡坐坐等。我有自信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,同時也讓婆婆透過相處了解我的家人、明白我也是來自好人家,打破她對女藝人都是華而不實的刻板印象。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,終於讓婆婆對我改觀,我們的婆媳關係也愈來愈好了。
*和太太成為好朋友,親密關係才能一直向前走
我的媽媽是小學老師,平時很少看影劇新聞,對女藝人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及負面評價,因此當我剛開始跟媽媽說我在跟李佩甄交往的時候,雖然她當時根本不知道佩甄是誰,但還是快氣炸了!
我雖然還不到「媽寶」的地步,但成長過程中我一直是個聽話的孩子,由於哥哥長年旅居美國,家中一直只有我陪伴媽媽,因此和媽媽的關係一直很好,大家應該不難想像佩甄剛跟我交往的時候壓力有多大!
婆媳之間的誤解難免有,有時候是因為我而引起,衝突發生之後,我們會一起討論解決之道,絕對不再犯同樣的錯誤。經過不斷的努力,直到我媽媽看到佩甄教養孩子這麼有耐心,豎起大姆指說:「這個媳婦很棒!」
我相當認同書中一些實用的魔法能力,像是:「掌握黃金三分鐘,吵架也能吵出好感情」,每當我們夫妻吵架,我絕對不在第一時間回嘴,而讓太太盡情發洩,反正夫妻吵架沒別人看到,沒有所謂的「沒面子」,明天之後再好好解決問題。我很喜歡「Happy wife, happy life.」這句話,讓太太開心,就是我最大的幸福。
佩甄是我無所不聊的好朋友,我們的價值觀相近,愈認真地去認識她,就會愈喜歡她。我們一起經歷了兩人世界、婆子媳三角關係以及為人父母,親密關係一直在不同階段變動著,正因為我們除了是愛人,也是好朋友,所以能夠一直攜手共進。(王祚軒)
<<內容>>
沒有人可以獨立存在世間。特別是有親密伴侶後往往會發現,在不同的階段,總是會面臨各種問題,例如:
‧只要嫁對老公娶對老婆,就萬事OK了?
‧婚前,我喜歡他的所有優點,怎麼婚後全都變成了缺點?
‧「你為什麼每次都不把馬桶蓋掀起來?」「我哪有每次都這樣?」
‧發現他有外遇,「我對他這麼好,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?」
這時該怎麼辦?
作者之一諮商心理師趙慈慧從小看著爸爸不斷結婚、不久又怒眼對罵地離婚,幼小的心靈蒙上不安。成年後,她經歷一場長達十年的親密關係,卻不由自主地拿放大鏡檢視對方的言行,看看是否符合不負責任的爸爸的模樣,她的愛很痛苦,不斷地指責對方,卻忘了在親密關係中,自己也必須負起責任,她不知不覺也像當年的父親把所有過錯都歸咎於伴侶。
「經過體驗後我了解,若想要獲得滿意的親密關係,需要釐清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各種影響;了解自己和伴侶在親密關係中的真實樣貌和期待;放下原本深植內心的預設想法,才能真的學會聆聽和有效溝通。」
後來她認識現任丈夫,婚後陸續浮現兩人對許多事情的想法、做法不一樣,這些差異像清澈的鏡子,映照出各自不同的樣貌、期待和需求,幸好丈夫的高EQ與溝通能力,讓慈慧愈來愈可以直接具體表達想法,不用迴避衝突。
她對另一半構築的信任,加上不斷自我覺察與修正,終於改變了過去「不安全情感依附」的模式,雙方都變得愈來愈有自信。如同詩人紀伯倫所形容的親密關係:彼此相愛,卻不要使愛成為枷鎖,如同琵琶的各絃線分開,卻在同一樂曲下顫動。
幸福的親密關係不必等別人帶給你,一切要從自己主動開始。愛上一個人靠際遇,持續愛一個人靠努力,只有放下「想要改變對方符合自己期待」的企圖,願意彼此尊重和接納時,才是真正的親密。
當自己有能力覺察自己,也有能力觀照別人時,關係就能自在發展。